OpenAI天才团队学历大起底!没上大学也登顶,从辍学到硅谷传奇

想做出高大上的研究成果,真的需要一个博士学位才行吗? OpenAI团队给出了振聋发聩的回答——「不需要! 」OpenAI的四位著名成员Christopher Olah,Alec Radford,Jason Wei,Greg Brockman都没有博士学位。

想做出高大上的研究成果,真的需要一个博士学位才行吗?

OpenAI团队给出了振聋发聩的回答——

「不需要!」

OpenAI的四位著名成员Christopher Olah,Alec Radford,Jason Wei,Greg Brockman都没有博士学位。

其中目前作为Anthropic的联合创始人的Christopher Olah甚至连本科学位都没有,Greg Brockman则更是两度于哈佛、MIT退学投身于创业中。

而他们的骄人成就,也不禁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我们究竟需不需要一个高学历呢?」

没有好学位,但是「好学生」

Christopher Olah

图片

Christopher Olah在18岁那一年,进入多伦多大学读本科。但是没多久就辍学了,过上了研究计算机、搞开源项目、去公司实习的日子。

虽然他并没有受到完整的大学教育,也只有高中学历,但他通过自学,也都get了最新的AI技术。

有趣的是,他在领英上给自己写的背景就是——「真实生活经验大学」。

图片

图片

Christopher Olah曾在Google Brain工作,也曾作为OpenAI中可解释性研究的带头人,目前是Anthropic的联合创始人。

而由于他并没有把时间放在上学,所以他在23岁时就成为了Google Brain的全职研究员,开始指导,甚至管理那些比他年纪往往要大得多的研究员和博士实习生。

很多人都会给他发邮件咨询上大学对于个人发展是否具有必要性。

对此,他在202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我需要去上大学吗」的博客以作为回应。

图片

博客地址:https://colah.github.io/posts/2020-05-University/

他认为与其问「我应不应该有一个博士学位」的问题,更应该问「我在哪里可以找到最适合成长为研究人员的环境」这样的问题。

他也不回避他其实过往经历更倾向于是非主流——

「我不太鼓励我不太了解的人走非主流的道路,因为这些道路的风险更大,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

同样的,他也肯定了没有学位的风险——

「没有学位可能会带来一些长期的负面影响。大学学位能快速地向其他人展示你具备一些基本技能。」

Christopher也微妙地指出了大学最关键的好处其实是:社交,尤其是大学里更利于找到合适的伴侣。

「对于许多人来说,大学是一个社交发展的阶段。他们学习社交技能,结交长期朋友,建立浪漫关系,这似乎是上大学最大的好处。」

「上大学有助于找到你的人生伴侣,错过这一点也许是不上大学的最大代价,但真正重要的是让自己走出去,结识可能与你同频的人。」

Alec Radford

图片

图片

Alec Radford致力于研究有前景的图像和文本机器学习技术,并将其从研究阶段推向开发人员以及更广泛的行业应用。

Alec Radford在Franklin W. 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获得本科学位后,便投入了工作。

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Radford在OpenAI工作了八年,期间参与了众多备受瞩目的AI项目,从GPT-1到GPT-4以及CLIP、DALL·E等,都有他的身影,尤其是他的论文被引次数已超过19万次,成为业界的标杆。

尤其是他于2020年发表的论文「Language models are few-shot learners」目前就已经有了38456的引用量。

而事实就是,也许大多数博士终其一生所有的成果加起来的引用都比不上Alec的这么仅仅一篇。

Jason Wei

图片

图片

Jason Wei本科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他最初想成为华尔街的银行家,但由于他在大一的时候(2017年)很难找到金融实习机会,所以才接触了AI,然后就对此一发不可收拾。

毕业临近时,他同时申请了博士学位和软件工程师职位。就博士申请来讲,虽然他有一篇优秀的学术会议论文,但除了南加州大学(USC)以外,几乎所有学校都拒绝了他。

由于他获得Google AI Residency项目的邀请,他选择放弃去USC攻读博士学位,而投身于Google中进行AI研究。

图片

在2020-2023年,他主要在Google Brain中进行思维链(CoT)、指令微调和涌现现象方面的研究。

2024年,Jason Wei在OpenAI中主要从事开发了o1与o3这两个通过强化学习进行思维链推理的模型。

他自2020年以来的谷歌学术引用量有48338,其中最著名的论文是2022年发表的「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单篇论文引用量目前已经达到了10914。

Greg Brockman

图片

Greg Brockman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目前担任总裁。

2008年他被哈佛录取后,在哈佛待了仅一年就退学去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然后他又在MIT待了不到一年便退学,原因是大学并不能给他想要的创业环境。

所以他选择了去Stripe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并于2013年成为他们的首任CTO,将公司从4人扩展到了250人。

2015年,他离开Stripe,与其他人共同创立了OpenAI,并担任CTO。

图片

学位仍是「钥匙」但能力才是宝藏

对于以上OpenAI的四位特例,广大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多数网友仍然觉得他们之所以并不需要一个很高的学位,那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的能力就足以产生具有影响力的工作来证明他们自己。

而大多数人依然需要学位证书来作为自己叩开许多道门的「钥匙」。

图片

就像网友niv讲的,「如果你已经有了人脉和声誉,那么当然,获得博士学位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证明可以打开很多扇门。」

图片

网友Yuchen也赞同niv的观点,他认为「大多数人依然应该去上大学,因为没有学位的人确实面临着许多挑战。关键是人们应该知道什么是他们想要的,实现目标有许多可选的路径」。

总之,学位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背书」,毕竟能获得相应学位的人,学习能力至少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所以核心还是在于能力本身,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出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那么成果本身自然就已是你能力的证明,也就不需要学位来做你的「背书」。

但是如果短时间内并不能拥有那种足以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话,那么学位无疑还是能够帮我们打开许多大门的「钥匙」。

相关资讯

o1 研发团队完整采访:Ilya早期曾参与,灵感源于AlphaGo

自从 OpenAI 的 o1 问世以来,它强大的推理能力就承包了 AI 圈近期的热搜。不需要专门训练,它就能直接拿下数学奥赛金牌,甚至可以在博士级别的科学问答环节上超越人类专家。展示 o1 实力的 demo,我们看了不少,评估 o1 表现的评测,全网比比皆是,关于 o1 技术路线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不过 o1 背后的故事,还鲜为人知,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团队成员们,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讲述和铭记。刚刚,OpenAI 发布了 o1 研发团队的完整访谈,为我们揭秘了 o1 的「成长历程」。o

LeCun批评o1根本不像研究,Noam Brown回怼:已发表的研究都是废话

图灵奖三巨头之一 Yann LeCun 又和别人吵起来了,这次是 Noam Brown。Noam Brown 为 OpenAI o1 模型的核心贡献者之一,此前他是 Meta FAIR 的一员,主导了曾火遍一时的 CICERO 项目,在 2023 年 6 月加入 OpenAI  。这次吵架的内容就是围绕 o1 展开的。众所周知,从 AI 步入新的阶段以来,OpenAI 一直选择了闭源,o1 的发布也不例外。这也引来了广大网友的吐槽,干脆叫 CloseAI 算了,反观 Meta,在开源领域就做的很好,o1 的发布,更

OpenAI o1 推理模型 API 上线,仅面向特定开发者开放

“OpenAI 12 天”活动进入第 9 天,OpenAI 今日宣布,其“推理”人工智能模型 o1 正式通过 API 向部分开发者开放,并同步更新了包括 GPT-4o、实时 API 以及微调 API 等多项开发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