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作者飞机上也要读的改进版Transformer论文,花2个小时详细批注解读分享出来

ViT核心作者Lucas Beyer,长文分析了一篇改进Transformer架构的论文,引起推荐围观。 他前不久从谷歌跳槽到OpenAI,这次是在飞机上阅读论文并写下了分析。 这篇论文被他简写为DiffTranformer,不过不是Sora底层架构的那个Diffusion Transformer,而是不久前来自微软的Differencial Transformer。

ViT核心作者Lucas Beyer,长文分析了一篇改进Transformer架构的论文,引起推荐围观。

他前不久从谷歌跳槽到OpenAI,这次是在飞机上阅读论文并写下了分析。

图片

这篇论文被他简写为DiffTranformer,不过不是Sora底层架构的那个Diffusion Transformer,而是不久前来自微软的Differencial Transformer。

论文中介绍,整体思路类似差分放大电路或降噪耳机,用两个信号的差值来滤除共模噪声,解决Transformer模型信噪比低的问题。

这篇论文发布时引起大量关注,但也面对一些质疑,在弹幕版alphaXiv上作者与读者进行了很多讨论。

图片

Beyer起初也对这篇文章持保留态度,觉得“难道MHA中的两个注意力头不能学习到这些吗?”。

但经过近期和同行的一些互动,觉得不应该轻易下定论,重新看了一遍论文后,他改变了看法图片

我的最初印象被团队的实验彻底打破了,他们的实验非常公平和谨慎。

图片

此外还有一个彩蛋:

大佬通常会用坐飞机的时间来打4把Dota 2游戏快速模式。

现在写这个帖子也不能当论文评审工作写进简历,是纯纯的贡献个人时间了,以后也不会常写。

总之先给大佬点赞。

图片

大佬解读热点论文

Beyer评价这篇论文的核心创新非常simple和nice,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将两个注意力头配对,然后执行(softmax(Q1K1) - λ*softmax(Q2K2)) V,其中λ是一个可学习的标量。图片

他认为这项研究的动机非常充分:随着上下文变长,(微小的)对不相关token的注意力之和可能超过对少数相关token的注意力,从而淹没它们。

这一洞见表明,随着输入长度的增加,经典Transformer可能越来越难以捕捉到关键信息。DIFF Transformer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但他仍不确定对于训练充分的模型来说这是个多大的问题,希望在DIFF Transformer论文中有一些关于attention分布/熵的图表,以实际证明这个插图的合理性。

图片

接下来,他指出了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 与Figure1不同,DiffAttn实际上并没有对差值重新归一化。那么它究竟如何放大”相关”的分数呢?

Beyer建议论文中能提供更多实际训练的DIFF Transformer的分析图表。

图片

  • λ的计算相当复杂,涉及两个可学习的指数函数之差,加上一些基线λ_init,在早期的层是0.1,后面又是0.8。

Beyer认为λ不一定需要是正值,并建议提供更多对可学习λ参数的分析。

  • 每个注意力头的输出都经过了层归一化并乘以(1-λ_init),然后再concat并乘以WO,这里也需要更多图表来证明。

图片

接下来看论文中大量的实验。研究者基本上分叉了了StableLM-3B-4E1T,称之为Diff-3B,作为基线模型进行比较。

可惜的是,基线模型只在其中3个数据集上报告了结果,其中2个Diff-3B的表现都相当好。

Beyer怀疑这个StableLM-3B是否真的是一个强基线。图片

在参数量和token数的缩放曲线上,DIFF Transformer乍一看很有前景。但仔细观察后,Beyer提出了两点质疑:

  • 缩放曲线明显分为两组,在它们之间画一条线有点牵强。查看附录可知,研究者为较大的两个模型降低了学习率。这是否意味着他们遇到了不稳定性问题?

图片

  • 每次实验只用了10B个token训练,这个数量非常小。Beyer理解其中的计算资源限制,但仍然感到有点不安。

图片

这些实验表明,在相同大小的情况下,DIFF Transformer性能会更好一些,并且训练时间相同。

然而,它的的推理速度也会慢一些(慢5-10%)。

Beyer提出最好能看到以计算量或实际时间为横轴的缩放曲线。

图片

在长文本评测和对输入样本顺序的鲁棒性方面,DIFF Transformer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在上下文学习的鲁棒性实验中,DIFF Transformer在不同的样本排列顺序下,性能方差远小于经典Transformer。

这表明它更不容易被输入的细微变化扰乱,而经典Transformer容易受到样本顺序的影响,在最好和最坏情况下表现相差很大。

总的来说,Beyer对这篇论文的看法有所改观:

研究者的实验非常全面和谨慎,的确展现了DIFF Transformer比单纯的”两个注意力头相减”更多的潜力

这项工作展现了一些有前景的火花。它在其他人的训练任务中能否很好地复现、或带来帮助,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Lucas Beyer是谁

12月初,Lucas Beyer与Xiaohua Zhai、Alexander Kolesnikov集体从谷歌被挖到OpenAI。

他们曾共同提出Vision Transformer,开创了Transformer在CV领域应用的先河。

图片

据他个人官网中介绍,他在比利时长大,曾梦想制作电子游戏以及从事AI研究。

他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并在那里获得了机器人感知和计算机视觉博士学位,2018年加入谷歌。

图片

除了这次长文分析DIFF Transformer之外,他还经常对新研究发表一些短的评论,比如最近火爆的DeepSeek v3,他也提出自己的建议。

图片

总之是一位非常值得关注的学者。

DIFF Transformer论文:https://arxiv.org/abs/2410.05258

相关资讯

百分点认知智能实验室:基于不完全标注样本集的信息抽取实践

编者按信息抽取是从文本数据中抽取特定信息的一种技术,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NER)是信息抽取的基础任务之一,其目标是抽取文本中具有基本语义的实体单元,在知识图谱构建、信息抽取、信息检索、机器翻译、智能问答等系统中都有广泛应用。基于监督学习的NER系统通常需要大规模的细粒度、高精度标注数据集,一旦数据标注质量下降,模型的表现也会急剧下降。利用不完全标注的数据进行NER系统的建立,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第九届国际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NLPCC 2020)针对此业

关键点检测项目代码开源了!

作者:闫永强,算法工程师,Datawhale成员 本文通过自建手势数据集,利用YOLOv5s检测,然后通过开源数据集训练squeezenet进行手部关键点预测,最后通过指间的夹角算法来判断具体的手势,并显示出来。文章第四部分为用C 实现整体的ncnn推理(代码较长,可先马后看)一、YOLOV5训练手部检测训练及部署思路类似表情识别,需要将handpose数据集标签改成一类,只检测手部,简化流程,更易上手。此部分数据集来源格物钛  ,具体的效果如图:本教程所用训练环境:系统环境:Ubuntu16.04cuda版本:

5 个章节、25 条规范,全方位 Get 数据集选择与创建的「百科全书」

内容一览:如果你正在学习如何创建或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集,那么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你在选择和创建数据集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关键词:机器学习 数据集